中國網7月27日訊(記者 孟超)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4年2月26日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
四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扎實推進,奮力開拓。一個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正迸發出蓬勃活力。
京津冀是中國的“首都經濟圈”,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石家莊等11個地級市,土地面積21.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1.1億。曹妃甸正是這個圈里最顯著的示范區。
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原為渤海灣中的一座帶狀沙島,歷經十多年的開發建設,正加速成長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戰略合作區、“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兩大戰略的匯聚點。
曹妃甸港口已建成運營碼頭泊位92個,尚有未建萬噸級以上泊位276個;已開通內外貿航線110余條,建成、在建集疏港鐵路4條,蒙冀鐵路直通俄羅斯遠東地區。
近年來,曹妃甸區精品鋼鐵、石油化工、重型裝備制造、港口物流等主導產業加速聚集。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團、華潤集團等17家央企,首鋼集團、金隅集團等130多家大型國企、知名民企紛紛落戶,包括中冶瑞木新材料、中石油LNG調峰等104個項目落地開工,首鋼二期、華潤二期等190個重點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城建重工新能源汽車等58個項目竣工投產。
2010年6月26日,一座現代化的大型鋼鐵廠巍然屹立在渤海之濱的曹妃甸,這就是首鋼京唐公司。首鋼京唐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過程中和在曹妃甸建設發展過程中的示范引領作用逐步凸顯,也帶動了北京的生產性服務業轉移到曹妃甸。他們依托曹妃甸深水良港、40萬噸礦石巨輪自由出入的優勢,使鐵礦石原料不必卸載即可以用皮帶快速運到首鋼堆場,每噸鋼節約成本200元,礦石碼頭每年可為國家節省運輸費用5億至10億元。結合“循環經濟”的理念,建設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裝置,每年可節約地表水1993萬噸。
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兩地產業轉移,是曹妃甸產業發展的重要依托。曹妃甸相繼規劃建設了1800畝京冀協同發展示范擴充區、1.8平方公里濱唐(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產業園。優秀企業、重大項目的落地開工,推動曹妃甸產業大發展,2017年,曹妃甸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0.9億元,財政收入110.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90億元,累計建成運營碼頭泊位92個,全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3.1億噸,引進港口貿易企業67家,實現貿易額152億元,完成進出口總值11.3億美元,主要經濟指標位居河北前列。2018上半年,曹妃甸區累計簽約京津項目50個,總投資194億元。其中北京項目36個,總投資174.88億元;天津項目14個,總投資19.49億元。
在精準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曹妃甸還吸引北京的醫療、科技、文化等資源聚集。北京(曹妃甸)國際職教城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形成科研教育產業發展核心區。華北理工大學、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也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
曹妃甸因海而生,依港而興。這里流傳著唐太宗與曹妃的愛情故事,寄托著孫中山先生大港興國的藍色夢想。2003年開發建設以來,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斗,已完成填海造地210平方公里,十大產業園區初具規模,擔當著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打造河北沿海增長極的時代重任。(曹妃甸區委外宣局、首鋼京唐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