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縣位于川東渝北、嘉陵江中下游,隸屬于小平故里—四川廣安,幅員面積966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276個村、48個社區。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武勝縣常住人口555897人。有回、藏、蒙、維等35個少數民族,是嘉陵江流域第二大回民聚居地。
歷史文化悠久。武勝最早屬巴郡墊江縣,南朝齊(公元479年—502年)始置為漢初縣。元朝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設置武勝軍(與縣同級),后置定遠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定名為武勝縣,沿用至今。武勝是中國民間文化(竹絲畫簾、剪紙)藝術之鄉,是《紅巖》作者之一楊益言的故鄉。
自然資源富集。境內以淺丘帶壩地貌為主,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317.8米,年平均氣溫17.5℃,年降雨量1100毫米。石油儲量1600萬噸、天然氣儲量4000億立方米、鹽鹵儲量8.1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約42萬千瓦、境內建有2座水電站。武勝盛產糧油、生豬、蠶桑、水產、柑桔等農產品,被中國蠶學會授予“中國蠶桑之鄉”稱號。“武勝大雅柑”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生態環境優美。千里嘉陵,武勝最長。境內有“一江四河七十四溪”,嘉陵江縱貫武勝117公里,河曲度亞洲第一、世界第三,64個江灣首尾相連,素有“嘉陵明珠”之美譽。擁有“蜀中一絕”寶箴塞、白坪—飛龍鄉村旅游度假區2個國家AAAA級景區,1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渾然天成的太極湖)。飛龍鎮盧山村、飛龍鎮高洞村、三溪鎮觀音橋村分別獲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方家溝村等5個村莊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被評為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
交通區位獨特。武勝地處重慶、廣安、遂寧、南充交匯軸心,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腹心地帶和重慶一小時都市圈,具有進城入圈的橋頭堡優勢。是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重慶入川第一站,也是嘉陵江出川最后一站。蘭渝鐵路、蘭海高速、遂廣高速縱貫全境,半小時到廣安、南充、遂寧、潼南、合川,1小時至重慶,2小時達成都,4小時抵西安、貴陽。嘉陵江黃金水道通江達海,千噸級船舶可直通上海。
產業根基堅實。堅定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集群發展農產品加工、節能環保及新材料、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引進生琳金屬、毛哥食品等億元以上工業企業32戶,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6戶。
一是圍繞重慶火鍋“武勝造”,大力推進火鍋產業原材料基地建設,培育壯大火鍋底料加工和配套服務型企業,武勝火鍋全產業生態鏈和生態圈初步形成。依托合(川)廣(安)長(壽)協同發展示范區功能平臺,積極推進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合武共建產業園加快成勢,在川渝合作示范區建設中走在前列。
二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全域布局建設“兩帶五區”鄉村振興樣板區,建成晚熟柑桔基地20萬畝、優質蠶桑基地3萬畝、稻漁綜合種養基地2萬畝,年均出欄生豬88萬頭以上,糧食年產量穩定在32萬噸以上。獲評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縣。
三是堅定做活文旅產業,以“千里嘉陵武勝最美”為目標,高標準規劃實施秀美嘉陵江工程,城市品質全面提升,服務業態不斷完善,“休閑江灣城”亮美名片影響力不斷擴大。融恒時代廣場、“夜嘉陵”美食街人潮涌動、商氣十足,“武勝麻哥面”注冊為國家集體商標,累計培育“武勝麻哥面”標準店90家。(視頻、文字由武勝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