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母乳奧秘以科技構筑產業發展軟實力
2022年中國乳業科技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生命早期營養與健康暨第四屆母乳研究高峰論壇召開
生命早期1000天不僅是人體發育的機遇窗口期,同時也是影響一生健康的營養調控關鍵期。提升母嬰健康水平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開展母乳和生命早期營養研究對促進母嬰健康具有特殊意義。11月18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伊利母嬰營養研究院支持的2022年中國乳業科技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生命早期營養與健康暨第四屆母乳研究高峰論壇,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作為我國母乳研究領域的年度學術盛會,此次會議聚焦母乳研究的最新科技成果,匯聚了我國食品與母乳研究領域的院士專家,深入探討母乳研究領域前沿進展、產業發展新動向,更深入地推進嬰幼兒配方乳粉研究水平與產業創新,賦能我國乳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加大產學研協同創新 推進母乳成分研究向縱深發展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孟素荷教授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食品工業在經歷低位運行后顯示出爬坡向上的韌性,其發展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內在質量也在提升,營養和健康已成為提升產品價值的核心競爭力。母乳研究高峰論壇已連續舉辦四屆,在疫情背景下依然頑強堅守,體現了產業界和科技界在科技創新、基礎研究領域鍥而不舍的執著堅守和以科技為導向的價值觀。她指出,我國乳業蓄勢待發,已經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需要依靠科技持之以恒地構筑面向未來的軟實力,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引領中國乳業的高質量發展。
“營養是健康的基石,明確嬰幼兒不同生長時期的營養需求特征,并為其提供營養健康食品,對促進嬰幼兒的健康有著重要意義?!敝袊こ淘涸菏俊⒅袊称房茖W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任發政在致辭中肯定了母乳及嬰幼兒營養研究的作用,建議加大對母乳及嬰幼兒營養研究的重視程度,并進一步明確母乳組分的研究,開發適合嬰幼兒的健康產品。
伊利母嬰營養研究院高級科研總監司徒文佑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乳業正步入發展“快車道”,還需要推動產學研的協同創新,開展中國母乳自主研究,研發出適合中國嬰幼兒營養的配方奶粉。這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選擇?!皟和皇且粋€縮小版的成人,而是有著其特殊的營養需求。”伊利是一家以科技創新驅動的乳企,也是國內最早進入生命早期營養研究領域的乳企之一。20年以來,伊利匯聚全球資源,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未來,伊利將科學規劃嬰幼兒及兒童生命早期營養,全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羅云波教授與南京醫科大學汪之頊教授主持會議。來自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昌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圍繞母乳研究的前沿進展、生命早期營養與運動、母乳低聚糖、母乳脂質、乳品與兒童免疫及骨骼發育、嬰配食品制造新技術等熱點話題進行了交流,并分享了學術成果。
夯實基礎研究從母乳成分研究走向產業化應用
夯實基礎研究,產業才能根基穩固。近年來,國內專家學者圍繞母乳低聚糖、母乳脂質等母乳中的功能成分展開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會上,多位專家圍繞母乳功能成分的基礎研究,展開了深入交流。
南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副院長王碩教授在題為“母乳低聚糖前沿科技進展”的報告中指出,母乳低聚糖是目前母乳研究的熱點。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的第三大固體成分,含量僅次于乳糖和脂肪,目前已經從母乳中分離出200多種母乳低聚糖。母乳低聚糖具有調節機體免疫、促進認知等多種功能,可以通過調節菌群結構或借助產生的細菌代謝物,通過腸腦軸與腦部建立聯系。在上海、廣州、天津等多地展開的研究顯示,母乳低聚糖占母乳低聚糖總含量的40%。從目前來看,微生物發酵是母乳低聚糖實現規?;a較為成熟的方式,未來還需要進一步開展母乳低聚糖的臨床研究并分析其健康作用。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分享了題為“中國母乳研究前沿進展”的報告。汪之頊介紹,目前,中國已建立自主的母乳研究體系,研究實力和研究水準均已達到國際水平。汪之頊表示,研究發現一些母乳成分受到人群遺傳或膳食、生活方式的影響,在地域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另外,研究還對14個國家22個地區的母乳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被調查的國家比較注重對乳清蛋白的研究,但對酪蛋白未加以重視。伊利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產品應用和轉化,形成別具一格的專業方案——α-清蛋白和β-蛋白相互組合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方案。此外,研究以組學方式,對不同國家母乳中蛋白質的成分進行了鑒定與區分。
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鄧澤元教授從嬰配粉研發的角度解析了母乳脂質研究及其產業化應用。鄧澤元指出,母乳脂質中,OPO結構脂在胃腸道內最易消化吸收,中國母乳OPO結構脂和國外存在差異。相較國外母乳含量較高的OPO結構脂,中國母乳中含量較高的OPL結構脂更易在Caco-2單層細胞吸收和轉運。研究發現,甘油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異構及不飽和度,對結構脂的消化體系有重要影響。未來,在嬰配粉的研發上,對母乳結構化脂肪的母乳化還應關注磷脂、膽固醇等脂質成分。
2022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布了“母乳與生命早期營養研究六大趨勢”。作為該成果的主要執筆專家,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郭慧媛教授帶來了題為“母乳科學與嬰配食品制造技術研究六大熱點方向”的報告。郭慧媛從解析生命早期的營養需求出發,分析母乳成分,進而指導新型功能基料的開發。母乳科學與嬰配食品制造技術研究六大熱點方向分別為:生命早期營養需求解析、母乳成分深度探索、母乳健康效應觀測、功能基料創新創制、新基料檢測技術及評價方法開發、生物活性成分高效保留。她指出,生命早期營養對母嬰群體的健康和疾病風險會產生重大影響,關鍵營養素的攝入對維持生命早期健康至關重要。郭慧媛談到,母乳與嬰配食品制造技術研究對促進母嬰健康具有特殊意義,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對母乳與嬰配食品制造領域科學前沿的深入分析,將推動生命早期營養研究向縱深發展,有助于提升我國母嬰營養健康水平。
拓寬研究領域從生命早期1000天到關注兒童成長
都哈理論認為,生命早期1000天的“機遇窗口期”之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同樣是生長發育的敏感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對營養素的均衡攝取至關重要,其習慣、社交和認知技能也比成年后更容易養成。兒童早期營養干預可改善兒童生存和發展能力,促進健康成長。與會專家深入挖掘在兒童營養研究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探討解決路徑。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楊振宇研究員作了“乳品與兒童骨骼發育”的報告。他表示,有研究發現,蛋白質、鈣、鎂、維生素D、維生素K是影響兒童期骨骼健康的重要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比例適宜可發揮協同作用,實現最佳兒童骨骼發育。乳品既是蛋白質、鈣和鎂的重要來源,又可作為維生素D強化的載體,合理攝入乳品有助于兒童骨骼發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陳同辛教授則從免疫學的角度對兒童免疫發育進行了介紹。他指出,母乳生物活性成分種類繁多,可從直接參與免疫應答、促進腸道發育改善腸黏膜屏障、調節免疫應答、腸道微生態構建等方面參與免疫體系構建。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張玉梅教授分享了《生命早期營養與中國嬰幼兒行為及運動發育報告》。她指出,根據“中國10地區0-36月齡嬰幼兒營養健康調查”(簡稱“伊研究”)的調查,對0-3歲嬰幼兒屏幕時間評估發現,相較于WHO指南,一半以上1-2歲的幼兒每日自報屏幕暴露時間過長;2-3歲幼兒過長的發生率高達約69%;0-1歲嬰兒約10%。同時,睡眠問題仍需要關注,1-3歲幼兒自報睡眠不足的發生率約為12%-20%,0-3月齡嬰兒的不足發生率約為35%。此外,伊研究還分析了膳食與嬰幼兒健康之間的關系。母乳中富含的α-乳白蛋白有助于睡眠,而富含α-乳白蛋白、OPO嬰幼兒配方粉對嬰兒健康究竟有何影響?通過平行對照實驗發現,實驗組嬰兒的身長水平優于對照組,跟母乳喂養組相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助理劉學波教授介紹了食品功能因子對生命早期脂質代謝及神經發育的營養干預研究。他認為,母代的健康狀況會對子代產生影響,在生命早期的關鍵窗口對母體進行膳食干預或可改變子代健康?;趧游锬P偷难芯匡@示,母親高纖維的膳食模式可改善子代的代謝健康,還會影響嬰幼兒認知和社會功能發育。
會議主辦方還特別設置了“生命早期營養與嬰幼兒運動及行為發育”圓桌論壇環節。在這一環節,與會專家就“生命早期營養與嬰幼兒運動及行為發育”展開探討。從生命早期運動與營養的需求,到母乳的功能因子,再到免疫與骨骼發育,最后到創新產品的開發,多角度成體系地進行詳細介紹,集中呈現了我國生命早期營養健康研究的前沿進展與產業新動態,對未來的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新發展階段,我國乳業的發展將迎來依靠科技之力繼續爬坡與拉升的戰略機遇期,對科技創新的依賴加深,對科技與產業對接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加大。與會專家表示,母乳研究高峰論壇作為母嬰及兒童營養領域的高水平科研交流平臺,將始終站在領域前沿,領航生命早期營養發展趨勢,以科技的自立自強,為推進我國乳業的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