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中,農耕文化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農耕文化的起源,則可以追溯到耕田。濟南市長阮肇昌曾表示,濟南是中華古文化的發祥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濟南的舜耕歷山遺址。
歷朝歷代的文字記載都對濟南的舜耕歷山遺址有所提及,使得人們對舜這位傳奇人物產生了極大的熱愛,并紛紛想方設法將舜耕歷山紀念下來。全國范圍內有20個歷山,每一個歷山都被地方史記載,但我們不可單憑地方史來證實。此外,還應該遵守“孤證不立”的原則。
濟南的舜耕歷山遺址屬于正規典籍,經過多方論證,并出版了兩本學術專著。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相結合,成為我們研究的方法。
舜耕歷山遺址位于濟南市文化西路東首南邊,具體位置在文化西路6、8、10號院內,占地約100畝。這片土地是舜帝親自耕作的地方,也是舜帝祠和舜泉的遺址所在地。為了永久保留舜耕歷山遺址,附近人們興建了山東省人民體育場(即省立公共體育場)。舜耕歷山實際上是舜帝治理國家、創建國家的具體行動,他的這一舉措為后世的國家治理奠定了基礎,如八愷八元,也開啟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歷程。
經過大量實地考察和調研,我們發現古城內基本上不適宜耕種,沒有良田或者根本沒有可進行耕作的田地。相反,在古城外,就像肺一樣附著在濟南古城外的土地卻非常適合耕種,也孕育了濟南五千年的歷史。唐,宋,元,明,清,以及到濟南第一任市長阮肇昌將軍的濟南歷史上第一次城市規劃書,講的中華古文化發祥地等史料中都有記載。然而,遺憾的是,對于這片重要的耕地,卻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第三次濟南城市規劃(日偽時期)中,對這片耕地進行了改變。
舜田(歷山)就像是肺一樣緊密連接在濟南古城之上。正因如此,才有了歷下、歷城等地名的命名。歷城的城門,除了北水門是為了防止泉水涌出引發水患而修建之外,南門(舜田門)、西門(濼源門)、東門(齊川門)都是為了舜田(歷山)而建。
濟南古稱歷下、歷城,這個名字正是以舜帝耕作歷山的舜田為名的。眾多經典史書均有記載。今天,它成為了山東省省會,濟南市的象征。這座山(耕田)見證了中華農耕文明歷史的進程。
中華文明起源于農耕文明,而農耕文明的標志就是耕田。在我們追溯中華文明起源的過程中,濟南的舜耕歷山遺址成為研究的重點。舜耕歷山遺址的發現標志著中華農耕文明的連續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因此,耕田成為農耕文明起源的重要標志之一。
濟南,也稱為歷下和歷城,濟南古城的南門被稱為舜田門或歷山門,古人云,歷山近在城頭。這兩本書詳細闡述了歷山即是舜田,是最適合耕種的一片土地。歷下和歷城就是根據這塊田地(歷山)而命名的,舜田(歷山)的南邊(偏東)的最高處是舜躬耕地方,即“舜耕歷山”,面積約100畝左右。經研究發現如今仍然留有舜祠和舜泉等遺跡。舜耕歷山的事跡在大量的歷史文獻中有記載,舜耕歷山研究不可以用地方史,(因為全國有20座歷山,因為人們愛戴舜所以每一個歷山地方史都記錄著本地歷山是舜耕歷山。)濟南歷山(舜田)這里有一塊舜躬耕的耕田,是史書大量記載和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傳誦的舜耕歷山的地方,也是中華農耕文明的起源地。濟南古城是中國農耕文化發展最早的典范,是人們熱愛舜聚集在歷山(舜田)耕地,而形成了古代城市的典范事例。是中華五千年農耕文明的典范耕田。
舜耕歷山遺址是全世界所知唯一一處有史載的耕田,也就是“歷山”。它擁有五千年的連續證據鏈,歷朝歷代都有文字記載,而不僅僅是西方學者所主張的三千年。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之間的合作反映了一個共同的認識,即單一證據無法自成體系。中華農耕文明起源五千年前的實證地需要有長期的文字記錄,必須有大量史載。濟南的舜耕歷山遺址在這一點上記載最為豐富,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傳揚至今。酈道元的《水經注》、于欽的《齊乘》、敦煌文獻的《舜子變》、康熙和乾隆皇帝的詩詞、《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司馬遷的《史記》、《論語》、《尚書》、劉鶚的《老殘游記》以及唐宋八大家中的曾鞏、蘇轍、歐陽修等經典史籍都有記載。
這處歷山遺址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文化西路10號,正是濟南人民體育場的所在地。在過去的百年中,照片上甚至清晰可見“歷山”二字。這就是舜當年親自耕種的歷山遺址,也可以稱之為“舜田”,正是史書所記載的中華農耕文明的起源之地。著名作家老舍還專門描述了歷山的地形、位置和風水寶地。修建人民體育場的初衷就是保護歷山遺址,符合上世紀30-40年代中國大城市同期建設大型體育場與當地著名文化遺產相結合的趨勢,目的是讓子孫后代永遠紀念和景仰。此外,這處遺址還包含了文明起源標準中的文字、神廟、祭祀地、井田以及城市遺址等要素。1929年,國民政府首位濟南市長阮肇昌將軍在《建設新濟南整個計劃》一文中開篇寫道:“濟南為古代文化發祥地。”這也是指濟南的舜耕歷山遺址。
可以說,耕田是中華文明的起源,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結合為我們研究提供了合適的理論依據。中華文明起源于耕田是有充分理論支持的。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傳承中華文化要“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重點在于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的發展。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強調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這其中,“優秀”一詞是一個關鍵詞,而舜耕歷山正是對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詮釋之一。
濟南的舜耕歷山遺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實證之地,被無數史書所記載,并且廣泛流傳。然而,在侵略戰爭期間,這座幾千年的文化圣地暫時失落了。歷山遺址的喪失折射出中國五千年文化缺乏自信、依賴外國入侵者的現象。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在古籍中就以其古稱“歷下、歷城”等聞名。濟南這座古城正是根據這塊耕田逐步形成的,并成為了這座城市最主要的標志和起源地。(上海交通大學 于守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