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國務院頒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二十條”),明確提出開展職業教育“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任務,其目的是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契合度。在“三教”改革中,教師是根本,教材是基礎,教法是途徑,三者之間形成了閉環,能有效解決教學系統中“誰來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
2022年9月,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工程院、全國工商聯聯合發布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專項培養計劃)。
當前在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背景下,我國職業教育面臨人才培養質量不高、人才供給不足、與產業發展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專項培養計劃是國家加快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制造強國的重大舉措,對推進我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要落地實施,核心要素還是要解決“誰來教、教什么、如何教”的問題。職業教育在培養現場工程師過程中如何進行“三教”改革,對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改革,全面推動產教協同育人,培養造就“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要準確把握現場工程師的內涵要義
社會的進步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共同努力。主流的人才分類體系將人才分為應用型和學術型兩大類。其中學術型人才的主要工作是發現和研究科學及其原理,而應用型人才則主要從事如何將科學原理用于專業實踐,進而帶來社會效益的工作。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工程師”的釋義為“能夠獨立完成某一專門技術任務的設計、施工工作的專門人員”,是技術干部的職務名稱之一。在專項培養計劃中明確了現場工程師的具體要求,既:“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但在工程系列職稱評審中,沒有現場工程師這一職稱分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也沒有現場工程師這一職業分類,因此現場工程師既不是一種職稱,也不是一種職業,而是多個行業通行的一種崗位。現場工程師不需要外部認證,也不需要專門考證后持證上崗,不同類型院校的畢業生(含高職專科、高職本科、普通本科)滿足崗位的職業要求均可應聘上崗。
第一,從人才類型視角來看,現場工程師屬于工程應用型人才,也被稱之為現場應用工程師。工作在管理、工程、生產、服務等一線崗位,具有突出的技術能力和豐富的現場經驗,能在第一時間用科學原理及技術應對各種突發情況,高效、機智、創造性地解決在工程技術中遇到的現場實際問題。
第二,從工作場域視角看,現場工程師的工作場域在“現場”,即從事產品制造、生產或提供生產服務的工作環境,一般包括車產車間、生產相關的實驗室及生產輔助部門等場所。
第三,從職業素養視角看,現場工程師需具備工匠精神。作為企業在生產現場的第一負責人,現場工程師必須具有優良的崗位奉獻精神和職業道德,“愛國敬業、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現場工程師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
第四,從崗位職能視角看,現場工程師必須具有管理崗位創新能力和技術崗位實踐能力,其崗位職能是“工程師”和“現場技術技能工人”的疊加,需具有“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崗位能力。具體包括:良好的實踐操作能力,能精于操作、管理、維修、維護現場設施及設備;懂得工藝流程,熟悉產品從設計到生產制造、到組裝、到使用的全過程;較強的管理能力,能做好現場組織、協調及各項管理工作,并能保障項目從計劃、組織、實施、總結等環節順利進行;良好的溝通協作能力,能統籌分工、平衡各部門之間的關系,針對突發情況及時采取應對方案,保障現場生產活動按計劃順利推進;良好的創新意識,能在現場管理和技術應用工作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解決問題,同時助理企業的開拓創新。
要搞清楚現場工程師“誰來教”很關鍵
首先來看培養主體。根據五部委聯合實施的培養計劃方案,本次現場工程師培養計劃和實施流程按照“企業提出需求、學校匹配專業、校企聯合申報、專家遴選推薦”的方式進行。這決定了此次培養計劃的主體是校企聯合體,由高職院校和項目企業成立現場工程師學院,共同“制定方案、簽署協議、聯合申報”。由現場工程師學院對人才培養和管理進行主導、組織、協調、評價、淘汰,其主要職責包括:申報省級或國家級專項培養計劃項目;對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進行規劃設計和統籌實施;組建專項計劃的專業建設委員會、進行崗位需求分析、開發課程體系、形成人才培養方案;統籌建設高職院校和項目企業各種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雙師型”教學團隊;制定并落實現場工程師學院的各項管理制定(含招生、考試、評價等);統籌協調項目企業員工在崗培訓、進校培訓等事宜。現場工程師學院實行校企“雙主體”管理機制,有效聯動、同頻共振,最大發揮體制效能。
其次再看教師團隊。培養主體確定后,才能建設打造高水平“雙師型”教學團隊。高職院校應健全教師在崗“入企研修”機制,選派在職教師到項目合作企業進行崗位技能訓練,熟悉項目合作企業的工藝流程,與共同攻克技術壁壘,助理企業轉型升級,提升教師職業技能及實踐教學能力。項目企業選派有教學指導能力的技術能手、勞動模范、生產管理人才、工程技術人才、行業領軍人才等與學校的專任教師、骨干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等共同組建教學團隊,共同指導學生崗位見習、崗位實踐,共同承擔專業課程教學任務。雙師結構教學團隊中,企業導師占比不低于30%。現場工程師學院在專項計劃運行管理過程中,要協調校企雙方加強“雙師型”教師的聘任、考核,實行校企之間“能進能出、多崗多責”的管理機制,并制定優績優酬、多勞多得的激勵政策,推進“校企互聘、專兼結合”的雙師隊伍建設。
準確把握好現場工程師“教什么”
從崗位需求看。本次專項培養計劃的工作目標是“面向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下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遴選發布生產企業崗位需求,對接匹配職業教育資源”,累計培養不少于20萬名現場工程師。其核心任務是促進校企更深層次協作辦學,推進職業教育學習過程和企業職業崗位需求無縫銜接。這就決定了現場工程師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首先要契合項目企業的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之前,專項計劃的專業建設委員會要對相關企業有需求的職業崗位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及素質要求進行深入分析,將企業需求的現場工程師職業崗位技能和職業標準轉化為人才培養目標。培養目標明晰后,再對照國家專業標準,結合企業需求崗位(群)的生產流程、工藝標準、技術規程、質量要求等重構課程體系,將企業生產要素環節序化為教學要素,將解決項目企業一線實際問題的能力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從課程體系看。專項培養計劃的課程體系應圍繞現場工程師需“具有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1]開設課程,課程內容應寬度適易、深度合理、重點突出,既是現場工程師的職業崗位需求,也是高層次技術應用型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從素質素養方面看,現場工程師需具備好的科學素養、職業素養、筑牢工匠精神內核。在課程體系中注重培養科學思維、人文素養、工匠精神交叉融合,全過程貫穿德育教育,并強化現場工程師工程倫理教育。其中公共課程以“思政課”為抓手,夯實學生的德育基礎;專業課程以“課程思政”為突破,培養學生的素質素養。在技能訓練中,點滴融入勞動精神、職業精神、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構建“思政課+課程思政”為主導,校園文化熏陶培育、實踐活動感知體悟為補充的有機統一的德育體系,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技雙修的工程應用型人才。
從理論知識方面看,以往高職院校開設專業課注重實操,一般將理論知識定位在“必需、夠用”的層面,只要求理論學習對技能實操起到支撐作用,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但是現場工程師的崗位需求,要求培養對象應“懂工藝”,這就要求課程體系注重理論知識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在公共基礎課程中,要涉及科學知識普及、科學原理辨析等內容,將現場工程師崗位職能蘊含的基礎科學知識、科學原理進行系統學習和梳理;在專業基礎課程中,要融入項目企業對應全產業相關知識、全產業鏈的理論架構;在專業核心課程中,要明確全工藝流程的工作步驟、核心技術技能及其上下游知識體系;在公共素質拓展和專業拓展課程中,要融合項目管理、市場營銷等管理知識,同時為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做好必備的知識儲備,使培養對象達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科學思維認知水平。此外,還應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溝通協作機會,注重培養其知識輸出的能力,提高其“善協作”的能力,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及時解決現場遇到的各種問題。
從實操技能方面看,現場工程師的崗位需求要求培養對象應“精操作、能創新”。這要求現場工程的培養注重技能操作熟練性的同時,還需兼備創新性和創造性。在職業技能培養過程中,一方面學習定位應高于一線技術工人,不僅要會操作設備、使用設施,還能拆解生產流程,在職業任務目標下學通、學透設備原理;另一方面要了解學科前沿動態及先進的研究方法,拓寬知識視野,在技術技能創新、設備革新、產品升級時,有迭代更新技術的能力。
同時,要將智能化、數字化的職業面向,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滲透到人才培養全過程,強化培養對象的數字意識、數字能力和數字化素養,以實現專項培養計劃中的“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求”。
要規劃好現場工程師“如何教”
首先要考慮教學模式。專項培養計劃中明確提出,現場工程師的培養需“全面實踐中國特色學徒制”。職業教育是跨越“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邊界的一種教育樣態” 。在現場工程師培養過程中推行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由項目企業根據現場工程師崗位需求設定學徒崗位,校企共同明確學徒崗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學徒通過崗位見習、崗位實習跟隨企業導師進行工程實踐,完成工程項目,畢業后能達到現場工程師的崗位要求,直接在項目企業實現高質量就業。在現場工程師的培養過程中,學校、企業、學生應簽訂學徒培養協議,明確三方權利和責任,并明確學徒作為企業職工或見習職工的身份以及對應的待遇。
其次要教學場所。采用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決定了現場工程師的培養場所應為“校內+校外” 校企聯合培養。可以將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理論部分安排在校內,專業課程的實踐、實操環節可安排在校外或者由企業導師承擔部分教學任務。創設真實的工程背景或者直接讓學生經歷企業的項目開發全過程,讓學生在真實場景或真實項目中,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培養其面向現場、面向工程的思維方式,獲得真實的職業技能。
還要注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應遵循學徒成長成才規律,以“學徒”為中心,實形分類培養、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崗位,定制不同的學徒培養方案,實現“一企一方案,一人一課表”的高質量、個性化學徒培養[7]。強調校企雙導師指導作用,實施從成產、管理、服務等教學做一體化訓練模式,讓學生能體驗各種項目情景和現場氛圍,保障項目訓練的有效性和規范性。學生在教師和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參與生產管理、新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等一線崗位的各項企業活動。校企共同開發基于工程現場真實生產任務的教學項目,建立現場工程師“招生—培養—上崗—培訓—再上崗”的培養流程,延長教育鏈條,實現共建專業、共享資源、共組師資、共育人才,促使職業教育資源和企業資源精準對接,人才鏈和產業鏈有效銜接。
也要用好評價方法。在現場工程師培養過程中,校企雙方共同研制職業能力評價考核體系,將企業所需的崗位能力和職業標準,轉化為具體的評價指標,結合過程評價、結果評價、增值評價等綜合評價方式對學徒進行考核。同時建立動態擇優和淘汰增補機制,將考核結果作為學徒入職企業定崗、定級、定薪的參考,激發學徒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增強學徒作為準員工的身份認同感,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專項培養計劃中提出“到2025年,累計不少于500所職業院校、1000家企業參加項目實施,累計培養不少于20萬名現場工程師”[1]。未來三年,現場工程師的培養任務艱巨,并承擔著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和賦能職業教學產教融合升級的重要使命。教師、教材、教法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三個重要影響因素,需放在首位。除此之外,還應考慮配套的政府激勵政策、招生政策、現場工程師培養標準、雙師遴選標準等,期待在專項培養計劃實施過程中不斷持續開展研究。
(作者:九江職業大學 趙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