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治理進入深水區 中國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 阮煜琳)過去十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濃度顯著下降,成為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眼下中國大氣污染治理已進入深水區,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仍然任重道遠。
當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我們頭頂上的藍天越來越多了。”中國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發布會上說,去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的平均濃度是每立方米30微克,比十年前下降了54%,重污染天數下降了83%,優良天比例也連續4年達到86%以上。北京的改善更加顯著,“北京藍”已漸成常態。
“近年來,藍天保衛戰取得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藍天不僅數量上去了,“品質”也更高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北京空氣質量改善成效譽為“北京奇跡”,“紅墻黃瓦映藍天”已成為市民游客相冊里的“標配”。
中國加快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從十年前的67.4%下降到去年的55.3%;燃煤鍋爐也從近50萬臺減少到不足10萬臺;還完成了北方地區3900萬戶的清潔取暖和散煤治理改造。同時,在交通運輸綠色轉型方面,十年來累計淘汰高排放車輛超過4000萬輛,新能源公交車占比由十年前的不到20%提高到去年的80%以上,大宗貨物清潔運輸水平也在持續提升。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要求,到2035年,全國PM2.5濃度下降到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實現這個目標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趙英民說,過去大力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和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全面打擊違法違規排污行為,取得積極成效,但是目前這些措施帶來的減排紅利已大幅減少。
趙英民說,中國大氣污染治理進入深水區,未來要更多依靠產業、能源、交通結構的綠色低碳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此外,近年來中國春季沙塵、夏季異常高溫、秋冬季高濕靜穩等不利氣象因素頻現,也給大氣環境質量帶來了較大沖擊。可以說,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任重道遠。
趙英民表示,下一步,將錨定美麗中國目標,以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為抓手,扎實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以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首先,突出精準治污,加大結構優化調整力度,高質量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推動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和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加快推廣新能源車,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同時,突出科學治污,以重點區域為主戰場,以降低PM2.5濃度為主線,以減少重污染天氣為重點,大力推動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減排,協同控制臭氧污染。
趙英民表示,突出依法治污,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深入推進排污許可管理,嚴格依法監管、依法治理,落實“一企一策”,堅決反對“一刀切”。相信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贏這場藍天保衛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