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窩子”是怎么形成的?一文了解冷流降雪
地處膠東半島的煙臺和威海,由于冬季降雪量遠高于地理位置相近的其他地區(qū),素有“雪窩子”之稱。這兩地的降雪在冬季冷空氣的影響下,常常具有持續(xù)性、高強度的特點。
而之所以這里在冬季成為雪窩子,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叫冷流降雪,這是山東半島這一帶冬季特有的天氣。
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 沈雨旸:冷流降雪,是山東半島這一帶冬季特有的天氣,像是煙臺、威海都有雪窩子的稱號。冷流降雪的形成,是冬季冷空氣南下經(jīng)過渤海黃海的時候,因為海溫相對還比較高,水汽也很充沛,會給低層空氣起到一個加溫加濕的作用,并且形成上冷下暖的配置,暖濕空氣在抬升的過程中就會凝結形成降雪。
而且山東半島北部又是有丘陵山地,起到地形抬升的作用,也是有利于在丘陵的北側(cè)出現(xiàn)較強降雪。一般來說冷空氣越強或者海溫越高,兩者之間溫差越大,降雪強度也就越大。在我們國家冷流雪的典型區(qū)域就是在山東半島這一帶,從全球來看,像是北美五大湖區(qū)的“大湖效應”產(chǎn)生的降雪,也是類似的形成原理。
相比于一般的降雪,冷流雪它的積雪效率是比較高的,而且陣性強,局地性也更明顯。山東半島這一帶的冷流降雪12月和1月都比較多見,7日山東半島北部就受冷空氣的影響出現(xiàn)了冷流降雪,今天山東半島的降雪也會結束,不過昨天(7日)個別站點積雪深度還是達到了5厘米以上,出行還是要注意路況,小心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