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先育德,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三全育人”涵蓋了學科、專業、課程建設等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覆蓋了學校機關部門、后勤以及學生日常管理的各個環節,這些是學校內涵建設的基本要義和主要內容。遵循“三全育人”理念,構建一體化育人格局有利于加強學院整體規劃和組織領導工作,促進各部門以及部門內部之間的相互分工與協作,融思政課程和學科建設于一體,形成思政育人合力,整體推進育人工作。
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把握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的現實挑戰
在社會生態學中,“生態圈”是指人類社會子系統及其環境子系統的有機結合,一般具有空間形態、時間系列、新陳代謝和自動調控等基本的生命運動特征,強調人與社會環境之間友好、統一的互動關系。高校也是一個微觀的育人生態系統,但“三全育人”的生態圈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凝聚、協調各方力量主動構建。目前高校的“三全育人”生態圈的構建面臨諸多挑戰與困難。
全員育人機制形成問題。全員育人,是指由學校、家庭、社會、學生組成的“四位一體”的育人機制。全員育人要求高校各部門、全體教職工增強育人意識,學校每個領域、每項工作、每個方面都要發揮育人功能。這就要求形成育人價值導向、目標任務、考核指標,探索立德樹人落實體制和機制,這是“全員育人”需要化解的挑戰和困難。
全過程育人銜接問題。全過程育人就是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與學生成長過程。融入面臨著如何實現有效銜接的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的融入、研究生大中小學思想政治工作的銜接等,涉及范圍廣、要素多,真正實現有效銜接難度很大。
全方位育人互補問題。全方位育人要求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載體,主要包括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以及家庭、社會、學校多個領域等。如何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合作育人?
凝心聚力,構建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生態圈
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要求,渭南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整合各方育人資源,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積極探索構建新時代高校“三全育人”生態圈。
創新理念和機制,唱好新時代“三全育人”大合唱。一是育人全員化。學院堅持人本管理,建立了以輔導員、班主任、成長導師、學生班級工作助理為主體、教學教輔相結合的立體化育人生態鏈。全院教職工在不同的崗位關心學生,形成了人人是育人之人、人人樂于育人的氛圍。二是育人層次化。育人工作堅持層次化,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開展針對性的輔導,保證育人工作的質量與效果。大一年級側重開展大學適應性教育和專業意識教育,大二年級側重專業學習和科研指導,大三年級側重開展就業、考研指導,大四年級側重就業服務和畢業生教育,形成層次化、系統化的育人機制。三是育人協同化。整合資源、協同化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倡導和推進線上與線下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結合、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的結合、專業學習和社會服務的結合等,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深化教學改革,發揮思政課在“三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學院以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為目標,堅持“八個相統一”原則,深化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著力打造鑄魂育人的思政“金課”。例如,推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改革,采用專題法、案例法、討論法,探索“雙師課堂”、“一詩一課”、“一畫一課”、“學生講思政課”等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利用虛擬仿真等現代信息技術于思政課教學,利用好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育人。
同向同行,運用好課程思政這個有效抓手。學院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多措并舉,運用好課程思政這個有效抓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優化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制度,常態化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競賽,評選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示范課程和示范團隊。設立課程思政研究項目,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教學能力,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育人效應。
管理育人,學生工作育人“潤物細無聲”。一是堅持思想政治教育早啟蒙理念。堅持思想政治教育早啟蒙理念,從學生入學(甚至未入學)第一天開始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在管理服務學生中教育學生。學院在管理中、服務中把對學生進行真、善、美教育作為學生工作的重要任務。在學生工作中示范育人;在學生工作中身教育人;在具體的問題上說理育人。三是推動學生工作與教學、科研等工作有機融合。在學生工作中重視并在學生社會實踐、國防教育、學生扶貧等工作上與學院其它工作的融合的嘗試,使學生活動與學院或教師的教學、科研、黨建工作能夠互相支撐、互相促進,資源共享,協同配合,共同提高。四是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學院在學生工作中重視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學團組織的引領作用、改進學生資助工作育人等。
依托紅色文化資源,實踐教學育人。渭南是渭華起義發生地,紅色資源豐富,其中“富平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渭華起義紀念館”是陜西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院依托紅色資源開展“行走的思政課”系列實踐教學活動,紅色場館成為大學生增強愛國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陣地,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平臺。
適應AI時代,借助網絡育人。學院積極將互聯網技術引入育人工作,充分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優勢,加強網上育人陣地建設,進行社會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三觀。目前,由師生網上辦事、網絡思想教育、校友互動交流、對外信息公開、學生自教自管五個部分構成的學院工作互聯網平臺群框架已經形成,發揮巨大的育人作用。
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文化育人。校園文化體現著校院師生的精神狀態,校園文化對學生的熏陶影響至關重要。所以,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是三全育人的重要條件和保障。學院積極打造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品牌,如建設百科小舞臺,以微黨課、詩朗誦、演講、辯論等形式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廣大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達到提升。
重視制度構建,實現“三全育人”可持續發展。制度建設是管根本和長遠的,是落實“三全育人”的保障。一是健全領導機制。黨委加強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集中統一領導。黨委要成立“三全育人”工作推進協調小組,由分管校領導擔任組長,宣傳部、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副組長,黨政辦公室、穩定安全辦公室、組織部、人事處、統戰部等單位負責同志擔任小組成員。充分發揮學校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真正形成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的生態鏈。二是加強政策落地。按照“三全育人”建設規劃,學校要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標準和指標體系、建立“三全育人”工作評價體系、建立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各崗位、環節、領域的育人要求和規范,推進資源向育人的各個環節延伸和凝聚,同時也要選優配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專職心理教師、黨務工作人員等專門工作隊伍,切實提高教師立德樹人能力。
(單劍峰渭南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嘉璐 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運動與健康管理學院輔導員)